视野爱问信息咨询网
预制菜有望成为2022年后下一个万亿级市场“风口”-视野爱问信息咨询网

预制菜有望成为2022年后下一个万亿级市场“风口”

五一期间,京东超市预制蔬菜交易额同比增长250%以上,5月份,永辉农场小龙虾、虾系列销量同比增长近700%。在“家庭经济”的推动下,预制蔬菜今年继续升温。在年轻的消费者群体中,80年代后已经成为家庭的支柱,90年代后开始形成家庭,00年代后逐渐开始工作。Z一代从出生以来就与互联网无缝连接,现在正在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消费引擎。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,但可以确保菜肴的味道,预制的菜肴已经成为家庭烹饪的一个大选择。

预制菜发展趋势

根据《天猫2022年“五一”消费趋势报告》显示,天猫预制菜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80%,在上海封控期间,4月份预制菜销量同比增幅超过250%;北京地区叮咚买菜预制菜销量在“五一”期间增长30%;盒马旗下自有品牌盒马工坊,仅5月1日一天北京地区销量环比上涨500%。

2016年以来,京东生鲜水产预制品销量每年都保持着100%以上的平均增速,全国在京东生鲜上架的预制菜总数超过5000种,闽粤菜系年增长高达180%;精品菜肴、时令菜肴、地方菜肴、餐饮门店同款、一人食简餐、煎炸小食等细分类成为重点方向。

艾瑞咨询最新研究报告显示:“2022~2026年的预制菜行业预计增速在20%~30%左右,在未来的3~5年,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服务市场。”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生产规模为3459亿元,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。

国内预制菜市场已受到美团、IDG资本、英诺天使基金等多家金融机构的关注。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,2020年和2021年预制菜“赛道”已发生23起投融资事件。2022年,预制菜品牌“珍味小梅园”在1月完成数千万元量级的B+轮融资;预制肉制品“本味鲜物”在1月和3月完成A轮融资和股权融资。

自2022年1月12日以来,沪深两市预制菜板块连续大涨。国联水产、福成股份、得利斯、海欣食品等多家预制菜企业曾连续多日涨停。今年1月预制菜项目“舌尖工坊”已开始招商,并且在北京东五环开设了门店;3月,速冻食品企业安井食品发布公告称,将以约10亿元投资安井预制菜肴生产项目;每日优鲜推出“名菜名店”频道,与西贝、眉州东坡等餐饮企业合作研发预制菜;沃尔玛自有品牌“惠宜”升级后也有了预制菜蒲烧鳗鱼等。

近10年来,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,2019年新增1.29万家,2020年新增1.3万家,2021年新增4212家。截至2022年5月16日,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.67万家。其中,近58%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,超半数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。

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,预制菜的核心价值对于“B端”而言,是可以降低后厨员工数量和后厨面积,有效节约成本又能满足顾客的口味、营养和就餐体验需求;对于“C端”是定位于解决消费者15~30分钟、20~45元的用餐需求,顺应了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城镇化率提高的大趋势。

目前,预制菜这个赛道上的企业竞争格局还相当分散,仍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,尚未出现全国化经营企业,未出现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单品以及全国性龙头企业。70%以上预制菜加工企业属于作坊式生产,规模小、实力弱、区域分布分散。从市场来看,2021年“C端”预制菜消费中一线城市占比近一半,而一线城市人口仅有8299万,占全国人数比重不足6%,三线以下城市预制菜消费仅占约18.1%,下沉市场的消费需求尚待挖掘。

对比之下,日本预制菜行业已经诞生多家总体收入规模超300亿元人民币的龙头企业,仅最大企业日冷的单项预制菜收入即达96.65亿元人民币,市场占有率为18.79%。预制菜产业最为发达的美日两国,美国标准化程度高,渠道议价力强,日本注重口味配方。而中国受口味多元化、菜系丰富、标准化程度难以提高等因素的影响,预制菜行业发展最终将由效率和盈利能力综合决定。

眼下国内预制菜的“痛点”多多:同质化严重,大部分为重口味,以肉菜、硬菜为主,竞争激烈、缺乏差异化,许多复杂、个性化口味的预制菜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;口味和工艺转化上遇到了很多困难,大量消费者反馈“食材不新鲜”“还原度不高,不好吃”“加了很多调味品,不健康”,渗透率只有10%~15%;原材料的新鲜程度、制作过程中的工艺、冷冻保鲜技术等没有统一标准;上游供应链管理较差,难于实现生产流程标准化;冷链物流直配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完全完成,快递是交付冷冻产品中成本非常高的环节,仍以传统保温方式运输“冰袋+泡沫箱”;产品开发创新、品牌营销人才匮乏;信息化、数字化程度低。

据调查,消费者认为预制菜行业需要改进的问题,前三位是口味复原程度、食品安全和种类多样化发展。而科技研发可以在提供口味保真、标准化、多元化风味和营养方面有所作为,保鲜技术尤其起着重要作用。例如,江苏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李大婧曾对媒体表示,该所研发的鲜食玉米技术包括绿色规范化种植、适时采收保鲜、限时烫漂钝酶锁鲜、玻璃态速冻与冻藏、超高温高压调理及短时杀菌增香等。2008年,南通市通州区开始种植鲜食玉米,截至2021年生产基地超过60万亩,预制菜正成为推进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。

我要加盟(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)

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
首页 |公司简介 |法律声明 |联系我们 |正在咨询 |公司动态